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环卫在线>资讯列表>无废城市巡礼|南京创新探索“无废园区”视角下绿色循环固体废物高值利用模式

企业推荐

更多

无废城市巡礼|南京创新探索“无废园区”视角下绿色循环固体废物高值利用模式

2024年07月15日 14:38:37 人气: 11804 来源: 江苏生态环境
  江苏省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以来,各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探索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充分协作的联合工作机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等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全省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江苏生态环境”特开设“无废城市”建设巡礼专栏,旨在展示江苏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模式,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提升“无废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时尚生活方式,推动“无废细胞”建设,增强民生福祉。
 
  入选首批“绿色化工园区”、1家企业获评“绿色工厂”、4家企业获批“绿色领军企业”……近年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深度融入“无废城市”建设,以“无废园区”建设为契机,在制度建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绿色循环固体废物高值利用模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人工智能,促进精准计量降本减废
 
  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工艺为生化+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原先采用人工方式添加碳源、PAC药剂、臭氧等物质,投加工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滞后性、保守性。2023年,通过对投加系统进行AI优化,联合在线监测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算法配合仿真系统,建成智能投加系统,精准控制投加量,避免了人工过量投加行为,减少污泥产生量10%。
 
  优化工艺,实现危险废物源头减量
 
  为解决石化企业丙烯酸丁酯装置裂解单元容易堵塞,重组分排放量高,造成巨大浪费问题,园区通过减少催化剂用量、优化反应参数、改进控制模式等措施,将丙烯酸丁酯残液的产生量从2021年的6793吨降低至2022年的4830吨,大大减少危废的产生量,同时提高产品的收率。
 
  全国首创,解决煤气化渣高值利用难题
 
  针对煤化工行业气化渣难以大规模、高值化利用难题,通过长期技术研发,建成年处置10万吨湿基气化渣、生产2.5万吨岩棉生产线。该技术突破了工艺流程设计、等离子体辅助熔融技术、工艺配方设计,以及工艺设备集成等核心技术,与国内外其他气化渣综合利用技术相比,可实现气化渣全量化利用,生产的岩棉产品优于国家标准,为国内煤气化渣资源化开辟了综合利用新途径,具有一定示范和引领作用。
 
  变废为宝,助力哌啶废液资源化高值利用
 
  农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近4000吨/年的哌啶废液,废液中哌啶含量高达50%以上,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分离提纯技术,只能通过焚烧方式进行处置,导致有效组分浪费。新材料科技园携手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哌啶废液再生利用技术,并于2023年突破掌握成套化利用技术工艺,建成4000吨/年哌啶废液综合利用生产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创新研发,引领高效处置危废新技术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一种低能耗低热值的危废处理技术,有机污染物质去除率能达到99.99%。但是超临界和亚临界水的高温高压条件、无机盐离子对设备和材料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是限制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发展的行业难题。通过十余年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工艺、材料和装备的开发,园区建成国内首个超临界危废处理产业化项目,处置能力4万吨/年,开启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危废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管道输送,压减库存推动安全发展
 
  目前,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配套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超45万吨/年,兜底保障和风险防控能力充足,同时依托智慧监管预警系统,实现园区100余家产废企业危险废物库存稳定控制在3000吨以内(不超过平均一周的产废量),确保危废保持低库存。园区计划建设危废共用管廊与输送管道,在全市开展产废与处置企业之间液体危废定向密闭管道输送试点管理,进一步助力园区企业减少危废库存、降低运输风险、提升处置效率,推动园区危废管理能力升级。
 
  绿色评价,推动园区高质量转型
 
  园区始终坚持把转型、创新、安全、生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园区建设以来,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为目标,从企业的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安全管理、对外开放、智能制造、社会效益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价,实施差别化公用工程价格。2021—2023年,连续3年位居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榜单”第二。
 
  来源:南京市生态环境局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主编:孙健
 
  原标题:无废城市巡礼 | 南京创新探索“无废园区”视角下绿色循环固体废物高值利用模式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