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意见》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任务要求,为“十五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线图、施工图。
一、我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已取得重大成就并进入攻坚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在推进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发展正逐步摆脱传统高污染、高能耗模式,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我国通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产能得到有效控制。“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达1.5亿吨以上。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的比重从2013年的75.4%下降到2023年的66.6%。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近十年的年均增长超过10%,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也显著上升,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我国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绿色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35.2%。汽车行业实力整体跃升,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61.9%,意味着每卖出10辆乘用车,就有6辆是国产品牌。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我国新的出口增长点。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5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53.8%;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例下降至38.1%。
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正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绿色转型也正在进入攻坚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技术升级、资金投入、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部分企业转型意愿不强、能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阵痛,需防范“未立先破”风险。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局面,一些原材料依赖进口,面临关键矿产保障不足等风险。三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据主体地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带来电网负荷管理、储能技术提升等技术挑战,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二、深刻认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绿色低碳发展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特征。全球已有147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打造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能源方面,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5.1亿千瓦,同比增长50%;产业方面,欧盟、美国、英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聚焦低碳转型所带来的经济和产业机会,重新布局新兴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2016—2022年,中美日欧韩五国(或地区)绿色低碳专利申请公开量依次排名前五位,合计占全球总量的76.7%。同时,发达国家经济体利用其在能源和产业转型、数据标准、认证制度等方面积累的优势,对我国的传统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产品出口带来挑战。由此可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抢占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第二,绿色低碳发展是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为科技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建设绿色产业集群提供了关键驱动力和市场需求。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传统产业的升级,还能推动新兴产业的成长,避免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和泡沫化现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因此,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必然也是科技创新驱动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第三,绿色低碳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是目标节点,而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绿色低碳发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推动产业绿色化、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等。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其实质就是要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形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良性促进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三、新形势下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任务
《意见》对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进行了系统部署。
第一,全面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高耗能行业的绿色转型。加大节能降碳改造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利用,推广资源循环生产模式,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提升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的利用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制造等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打造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完善的绿色产业链和供应链。鼓励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三是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将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推动各类用户“上云、用数、赋智”,帮助企业采用数字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高效的环境污染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分析和决策系统。
第二,加快绿色低碳产业科技创新。一是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前沿技术的预测、发现、评估机制,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平台,实施前沿科技项目以激发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着力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二是加快关键技术研发。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低碳零碳工艺、新型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统筹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三是开展创新示范推广。开展多层次试点。实施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加快技术应用和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创新服务平台。
第三,构建完善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体系。一是构建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法律。推进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二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三是不断完善各项经济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机制、价格政策、市场化机制和标准体系。(作者: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贺克斌 杨秀 鲁玺)
原标题:专家解读之二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词:
全面绿色转型,减污降碳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