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
2月8日上午,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25年重点任务,激励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美丽泰州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荣伟伟作年度工作部署讲话。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力整治,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实现“双达标、双改善”,PM2.5浓度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连续三年保持100%,两项指标高质量考核均位列Ⅱ类地区第一,实现“双满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90.5%。
会议明确,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工作主题为“本质治污攻坚年”。总体要求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切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美丽泰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既要立足“当前”,不折不扣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也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编制“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既要坚守“底线”,持续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和廉政风险屏障,也要追求“高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示范亮点特色;既要着力“治标”,依法依规、动真碰硬整治一批顽瘴痼疾,也要强化“治本”,以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助力赋能。
会议要求,一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实施“清洁空气”两年行动,加快推进全市铸造行业整治进度,推进“源清单”完善应用,开展化工园区VOCs整治,强化道路扬尘管控,做好秸秆双禁、烟花爆竹禁放等长效管控。
二是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加快补齐全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施长江干支流稳定达标专项行动,狠抓总磷污染控制,全面完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三是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持续推进泰兴经济开发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国家试点。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整治,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四是持续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深化“无废城市”“无废园区”“无废集团”建设,推进固体废物非法处置倾倒填埋问题排查整治,精准打击违法行为,进一步增强固废转移、处置环节“非现场”监管能力。
五是持续筑牢自然生态保护屏障。强化生态空间监督管理,扎实推动重要生态保护空间问题整改。加快推进泰兴天星洲、姜堰溱湖、靖江马洲岛3个“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兴化市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六是持续有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力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做到“以四到四办换四心”,摸清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链现状问题,研究制订一揽子支持政策。深化“承诺制”审批、“打捆式”审批、“豁免类”审批等制度改革,把市级排污总量储备库做大20%以上,让总量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
七是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积极探索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泰州模式,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监测标准化建设,加快实施“强基提能”行动,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高质量制订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任务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整改。
八是持续锻造生态环保铁军队伍。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务业务深度融合,探索“6(直属局)+N(机关处室单位)”内部巡查制度。建立全系统成熟干部、年轻干部储备库,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做好人文关怀,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海霞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小平宣读了《关于表扬2024年度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海陵生态环境局、姜堰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综合业务处及4名先进个人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局领导,各直属局主要负责同志,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参加会议;各直属局全体人员在分会场收看会议。省生态环境厅驻泰州市环境监察专员、市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组、江苏省泰州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同志应邀参会,市委生态文明办全体人员列席会议。
主编:吴小平
审核:李 玺
校核:王昌建
版式:今昔
原标题: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蓝天保卫战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