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环卫在线>资讯列表>“以旧换新”加速驱动末端回收体系重构:技术升级、标准优化与产业协同路径探析

企业推荐

更多

“以旧换新”加速驱动末端回收体系重构:技术升级、标准优化与产业协同路径探析

2025年04月21日 17:31:04 人气: 7162 来源: 环保在线整理
  以旧换新政策的加速推进,对末端资源回收环节产生了多维度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正向驱动效应
 
  回收规模显著扩大‌
 
  以旧换新政策通过经济补贴刺激旧物回收量激增,特别是汽车、家电领域报废量同比增长明显。如新能源车置换政策使车主报废意愿提升,推动报废回收站年处理量增加。
 
  倒逼产业技术升级‌
 
  回收企业为应对激增的报废量,加速引入自动化拆解设备及环保处理技术。例如深圳回收企业采用AI分拣系统提升金属提取效率,浙江台州金属再生基地通过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利用率提升至95%‌。
 
  处理标准规范化提升‌
 
  政策强化了对回收流程的监管要求,如国务院明确报废机动车需通过系统验车、部件完整度核查等环节,推动回收企业建立全流程可追溯体系,减少非法拆解行为‌。
 
  回收网络覆盖延伸‌
 
  为提升便利性,末端回收网点加速向社区渗透。中国资环集团在省会城市推广手机回收小程序,实现线上下单、安全销毁的一站式服务‌。
 
  安全处置需求升级‌
 
  电子产品的集中回收催生信息安全处理标准,示范项目通过运输监控、物理粉碎等技术确保数据安全,消费者对回收企业的资质认证要求提高60%‌。
 
  产业链协同效应强化‌
 
  回收企业与上下游形成紧密合作,如汽车拆解厂与再生金属加工企业建立定向供应关系,家电回收商与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共享拆解数据库‌。
 
  二、现存挑战与梗阻
 
  社区回收便利性不足‌
 
  约40%城市社区仍缺乏标准化回收点,居民需通过第三方平台预约回收,流程耗时增加用户体验成本‌。
 
  企业运营成本压力‌
 
  环保设备升级使中小回收企业初期投资增加50%以上,部分企业因无法承担技改费用退出市场‌。
 
  政策执行差异性问题‌
 
  地方对报废车辆部件完整性要求存在执行差异,导致跨区域回收合规成本波动,影响资源跨区调配效率‌。
 
  以上影响表明,以旧换新政策既为末端回收环节带来发展机遇,也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衔接的短板,需通过技术赋能、标准统一、网络优化等系统性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AI生成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